文化基因

2012060214:03

有一回,我到北一女中講座,談孔子。後來,有學生提問:現今是全球化時代,譬如中國人談孝順,其實,西洋人也一樣知道要尊敬父母,講來講去,不就是個普世價值嗎?既然是普世價值,何必要特別標舉孔子?又何必特別標舉中華文化呢?
  我笑著說,中國人的孝順與西洋人的尊敬父母,看起來相似,其實是兩碼子事。

  舉個例說,我有個相識十來年的老友,自幼生長於美國,是個白人;後來,他長住臺灣,也皈依佛教,受東方文化影響頗深。那一年,因父親年邁,他回返美國,在鄉下陪老父。住了好陣子,要離美返台,老父送他到機場後,便伸出手來,緊緊握著,很感激地言道,“謝謝你回來看我!”

  我對學生說,這就是中西差異。

  對中國人而言,子女探望父母,乃天經地義。正因天經地義,父母不可能與你握手,更不可能感激言謝!萬一,現在他們突然伸手致謝,那麼,你將作何反應?你當然會誠惶誠恐,急急搖頭,是不?由此可知,兩者雖有相似,但更有差別。中西之文化差異,比大家想像的,可能都來得大許多。換言之,若與西方人相較,我們的身上,的確有著很不一樣的文化基因;不明白這些基因,就無以瞭解自己。如果整天高喊“普世價值”,卻從不明白、更不珍惜自身文化的獨特性,初初之時,似乎無礙;待時日一久、年紀漸長,滿腦子的“普世價值”與骨子裡的“文化基因”,一顯一隱,就難免彼此扞格、相互矛盾;這時,也不免要糾結,更不免要有越來越多怎麼也厘不清的困惑了。

  現今臺灣,正是如此糾結、如此困惑。二十年來,顯性的臺灣,整天“全球化”,竟日“普世價值”;但在同時,價值之錯亂混淆、社會之光怪陸離,卻也年甚一年。如此錯亂混淆,反映在教育,於是,年輕一代從小習於“多元”價值、高談“與國際接軌”,但同時,卻又日益彷徨、日益心智空洞化。這樣的彷徨與空虛,最後導致了憂鬱。臺灣的憂鬱症患者,遂逐年年輕化。現在還不時聽聞,連小學生也憂鬱!

  怎麼辦?

  詩人楊澤曾對某位美食作家言道,人過中年,盡可能要少吃外來的料理,應設法回歸幼時熟悉的飲食方式,否則,身體會受不了的。

  說得好。

  請容我稍作解釋:人在中年之後,身體漸衰,脾虛胃弱,幼時之飲食,脾胃最為熟悉,故於身體也最沒負擔,最是合宜。若至此年紀,仍一味尋新獵奇、廣吃濫食,那麼,就難免要自召戕害了。

  同樣的,人在青春期之前,更尤其該飲食在地化。蓋年幼之時,發育猶未完全,脾胃柔嫩,仍需溫養滋潤,重在一個“養”字。中醫說“脾土”,一方水土,養一方人;食材與飲食方式,既然在地,便與脾胃多能調和,故可養人,也最合適于孩子的成長。

  身體如此,那麼,精神呢?

  精神上,不更該“養”嗎?

  尤其小孩,打從開始有了覺識(甚至早在娘胎時),其所見所聞,不管是行為,抑或是言語,便時時刻刻全面吸收著文化訊息(語言從來不只是工具,後頭必蘊含一套完整的文化系統)。這些訊息一點一滴滲入,就變成了他們隱性的文化基因。待漸漸長大,他們的教育,他們的環境薰染,若植根於這不自覺的文化基因,紮得深,契得緊,與心靈深處的記憶相侔相印,那麼,在如此調和滋養下,他的生命才會有底氣,也才能安穩厚實。

  眼下的小孩,“聰明伶俐”,似乎什麼都懂。但細細一看,又總覺得少了些什麼。事實上,他們最欠缺的,不正是一份底氣、一份安穩厚實嗎?當今多少父母,為了讓孩子“多元”學習,為了讓孩子“趕上時代”,不辭奔波,不畏勞苦。但如此焦急忙碌,結果呢?孩子固然“多才多藝”了,但離生命該有的安穩厚實,卻也越離越遠了。孩子若無法安穩,待稍稍長大,焉能不浮躁?又焉能不憂鬱?可憐天下父母心,有多少的家長,殫精竭慮,就只唯恐將來苦了孩子。豈料,費盡心思,卻換來了一張張都還沒長大就已憂鬱滿布的臉;豈料,苦心安排,卻讓孩子走進了無邊無際的彷徨與空虛。

  安穩厚實,才是重點;文化基因,才是根本。“君子務本,本立而道生”,小孩在身心安穩之前,都應該浸潤在自家的文化傳統裡。浸潤得深,浸潤得久,他的底氣才足。有此底氣,等長大後,不管是學習外語,或是接觸多元文化,甚至行走於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,因其根基深穩,故可知分辨、有揀擇、懂取捨,即使暫有混淆,只需稍一回神,仍能慢慢琢磨出身心安頓的平衡之道。

  深契于自己的文化基因,才可能有真正的身心安頓。奠基于自家的文化基礎,所謂“多元”,也才可能是真正的枝繁葉茂。大家都希望孩子好,也希望為孩子打下良善的基礎。但問題是,打怎麼樣的基礎?那一天,我看到我二丫頭桌上有本書,隨手一翻,遂讀到其中有段話,“是哪裡生長的人,就該喝哪裡的水……孩子們多喝點家鄉的水,底子厚了,以後出門在外,才會承受得住異鄉的水土。”

  近來,許多人都納悶,五四以後的讀書人,為何一代不如一代?為何難再出現胡適那一輩人的雍容深穩?這問題看似複雜,但說白了,也不過是因較諸接受“新式教育”的後代諸人,胡適他們成長於五四之前,幼時在私塾,竟日就浸潤在自家的文化基因裡,“喝多了家鄉的水”,因此,他們底子厚,他們底氣足,如此而已。

  (作者系臺灣作家、學者)作者 薛仁明